三合律师事务所
手 机:13688226166
电 话:0817-2233020
邮 箱:sh2233020@163.com
地 址:南充市顺庆区环峰路118号三楼
时间:2019/10/23 15:21:57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戎马倥偬一生,参加革命近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朱德,淳朴谦逊、宽和忠厚,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政治信念都无比坚定。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对朱德同志作出了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的高度评价。
在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之际,四川三合律师事务所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民主党派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朱德故里,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活动。
不忘初心,重温入党誓言
九月的琳琅山,天高云淡,景色宜人。
朱德故居纪念馆坐落在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风景区内。从景区游客中心出发,乘坐光观车前行,沿途苍松翠柏,绿色葱茏,农家小院时隐时现,家家户户挂起的国旗和灯笼格外醒目。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农家墙壁上书写的大大的“德”字,既无声地展示着朱德总司令的高尚情怀,也传递着家乡人民老百姓对朱德总司令的热爱和怀念。行进途中,老党员马波律师给大家讲了一段关于仪陇县改名的故事:1951年,四川老家代表到北京看望65岁的朱老总,并告诉朱总司令,根据仪陇县群众意见,拟把仪陇县改命为“朱德县”。朱德听后连忙说:“中央早有决定不能以个人名字作地名,我绝不能违反这个规定。更何况我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被打死的普通士兵而已,荣誉功劳应归功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听着关于朱老总高风亮节的故事,大家对朱老总的敬意油然而生。
拾级而上,大家来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纪念馆建筑宏伟壮观,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朱德故居纪念馆”七个大字格外醒目。纪念馆前面的广场中央, 5米多高的汉白玉朱德雕像巍然屹立。朱总司令神情庄严、目光坚毅,高举挥动的右手。仰望总司令雕像,伟人风采扑面而来。大家向朱德雕像三鞠躬,以表达三合律师们对朱德同志深深的景仰之情。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朱德同志雕像下,党支部书记杜礼红律师带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神情专注,重温入党誓词。一字一句都凝聚着对党的理想信念和坚定信仰;一字一句,是对党的光辉历程和不忘初心的重温和铭记;一字一句,是对革命先烈们的告慰和传承……
“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1908年,面对落后腐朽的旧中国,年轻的朱德决定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时,就立下此誓言,在此后近70年的革命生涯,朱德同志不忘初心,终身为实现“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的目标而鞠躬尽瘁。这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宗旨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入党誓言的真知践行!
站在朱德总司令的雕像面前,听着党员同志们的铮铮誓言,进入律师行业刚刚两年的李凤律师感慨万端:想起自己从下岗到再就业的一路坎坷,想起44岁才决定时辞去工作参加全国司法考试,面对好言相劝、冷嘲热讽,自己坚持不懈,不改初衷,终于实现了当一名共和国律师的愿望。这一切不正切合了朱德同志那首“岁寒劲节矜松柏,正直撑天永不移。”的诗句吗!
缅怀伟人历程 激励走向未来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由两大一小3个四合院组成,采用川北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格局。青瓦白墙、木柱雕窗、飞檐翘脊,具有浓郁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展厅以时间为轴,分为苦闷中的求索、红军总司令、长征中的坚定意志、战斗在抗日前线、在大决战的日子里、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党的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在共和国的领导岗位上、人民的光荣等九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单元,全方位展示了朱德在青年时期、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生平事迹。依次进入展厅,参观并聆听讲解员娓娓道来的讲解,得知了更多朱老总戎马一生的动人故事,感受着朱老总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体验到朱德由佃农子弟成长为一代伟人的艰辛而光辉的历程,更深刻领悟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聆听着朱德的《七绝·出太行》诗句,在正门大厅。一幅长42米、高7.6米的大型壁画映入眼帘。悬崖峭壁半山腰,怪石嶙峋路难行。壁画前面,朱总司令手握望远镜,纵目远眺,坚毅稳重,伫马太行的雄伟紫铜雕像与仰天长啸的骏马和壁画背景融汇成一道立体画卷,再现了伟人气吞山河的革命气魄。在这里,所党支部书记杜礼红结合朱德同志丰功伟绩,给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微型党课。
“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1908年,面对落后腐朽的旧中国,年轻的朱德决定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时,就立下此誓言,在此后近70年的革命生涯,朱德同志不忘初心,终身为实现“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的目标而鞠躬尽瘁。这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宗旨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入党誓言的真知践行!
缅怀伟人历程 激励走向未来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由两大一小3个四合院组成,采用川北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格局。青瓦白墙、木柱雕窗、飞檐翘脊,具有浓郁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展厅以时间为轴,分为苦闷中的求索、红军总司令、长征中的坚定意志、战斗在抗日前线、在大决战的日子里、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党的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在共和国的领导岗位上、人民的光荣等九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单元,全方位展示了朱德在青年时期、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生平事迹。依次进入展厅,参观并聆听讲解员娓娓道来的讲解,得知了更多朱老总戎马一生的动人故事,感受着朱老总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体验到朱德由佃农子弟成长为一代伟人的艰辛而光辉的历程,更深刻领悟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聆听着朱德的《七绝·出太行》诗句,在正门大厅。一幅长42米、高7.6米的大型壁画映入眼帘。悬崖峭壁半山腰,怪石嶙峋路难行。壁画前面,朱总司令手握望远镜,纵目远眺,坚毅稳重,伫马太行的雄伟紫铜雕像与仰天长啸的骏马和壁画背景融汇成一道立体画卷,再现了伟人气吞山河的革命气魄。在这里,所党支部书记杜礼红结合朱德同志丰功伟绩,给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微型党课。
进入到各展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厚重的图片,一篇篇朴实的文稿形成了气象万千、波澜壮阔的历史空间,将大家带进了朱德的世界。伟人的革命历程历历在目,英雄的丰功伟绩闪耀光芒,朱德戎马倥偬,驰骋疆场的一生,坚定的理想信仰,崇高的品格,高超的政治智慧,让大家思潮澎湃,心生敬仰,又备受鼓舞。
朱总司令宽厚谦逊,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可从红军反围剿时期“十六字诀”的军事贡献上窥见一斑。
据展馆介绍:1931年,在红军开展反围剿斗争中,朱德出任红军总司令,首创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这是红军重要的军事战略战术原则,在革命战争史上创造了多个奇迹。
聂荣臻元帅于1986年12月朱德100周年诞辰之际专门撰写的纪念文章中写道:“在井冈山时期,为了有效地对付敌人的‘进剿’和‘围剿’,朱德同志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打法,然后上升到理论,提出了有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毛泽东同志在后来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称赞十六字诀是‘朴素性质的游击战基本原则’。”
但是,朱德却在1938年1月出版的《抗敌的游击战术》一书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曾说明了一个有名的十六字的游击战术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他还在1950年7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军委直属机关几年建党29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毛主席在当时所规定的游击战术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就是毛主席在发展游击战争中关于战术原则的十六字诀。我们执行了这个十六字诀,不断得到胜利。”。
不争不抢,谦虚谨慎,朱总司令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宁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支持者,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这是一个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气度!
1946年12月1日,毛泽东为朱德60岁生日题词“人民的光荣”。各解放军区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祝贺。朱德却回应说“我要祝贺你们,祝贺党,祝贺人民。”。他强调“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
一张张朱德手迹,一本本朱德圈点的图书,一根根朱德视察工作使用的手杖,一件件朱德穿过的补丁衣服……朱德穿过历史的时空,鲜活地向我们走来。展馆里近2000件文物庄重、深沉地讲述着历史的风起云涌,讲述着朱德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朱德的战友情、亲友情、乡情、人民情……令三合律师们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也给三合律师们增添了不忘初心为人民,牢记使命秉公正的信心和力量。
青山常在 历史永记
从纪念馆出来,穿过一条飘满阵阵桂花香的小道,经过琳琅桥。琳琅桥横跨在纪念馆与朱德故居峡谷间的大湾堰上,把两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堤上二龙戏珠,堤外鲤鱼跳龙门;堰内一方碧水,山色倒影,宛如一幅画。我们沿山势而上,穿过海量亭,路过四方田,来到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为土木结构建筑,现保存完好,至今还保留着朱德少年读书用过的条桌、桐油灯盏、装书的背篮、算盘等等物件。故居是典型的川北农家小院,屋后一丛竹,屋前一个院。故居的东侧有朱德亲手挖的琳琅井,屋后竹林旁有他锻炼身体用来翻单杆的双柏树。
据当地老百姓讲,2006年四川大旱,琳琅村其他井都枯竭了,唯有琳琅井依然水澈晶明,大大帮助了老区人民度旱之艰,老百姓都说这是朱总司令依然挂念着家乡的人民。更令当地人奇怪的是,朱德故居外正对着一个诸如官帽的山峰,当地人称其为“官帽山”,又称轿顶山,山上长有柏树,据年长的当地人说,这些树上百年都保持原状,从未长高或是变密,真是神奇啊!
听着朱总司令传奇的故事,领略着琳琅山的风采,大家瞻仰朱德诞生地,参观了国防教育园。
从朱德故里出来,太阳悄悄地躲到了琳琅山后。一黛青山掩映,淡淡炊烟升起,回望琳琅山,安宁而祥和。这不正是朱德总司令革命一生所追求“千门万户喜朝晖,处处村头现紫微”的幸福生活吗?回望琳琅山,想起朱德总司令的传奇革命生涯,大家不禁挥舞起手中的国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在琳琅山谷久久回荡。
图文:小凤